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主任吴亚平:金融科技的投资逻辑

阿布 融中财经 2019-11-06


进入2018年,金融科技行业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P2P机构的备案登记,预示着监管日趋常态化,这也是行业正本清源的开始,是价值发现,去杠杆、严监管、重风控下的金融科技重塑。


4月26日,由融资中国主办的第五届金融科技创新峰会在北京四季酒店隆重举行。本届会议以“赋能金融,发现价值”为主题,讨论了技术和金融深入结合的当下,以区块链技术为首的市场应用和商业模式巨大变革。


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主任吴亚平以“金融科技的投资逻辑”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吴亚平总结了现在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三大缺陷:第一、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第二、缺乏金融服务;第三、新科技的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都更加需要创新型金融服务。


究其根源,他认为,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融资主体的信用缺失,是导致金融体系出现短板的根本原因。


此外,吴亚平还表示,金融科技的发展一定遵循两个透明的原则,第一、利于金融监管;第二、具备自己商业模式。“金融搞的越复杂,越麻烦。融资越多、通道越多,越不容易监管,潜在风险越大。”


以下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主任吴亚平在“融资中国第五届金融科技创新峰会”中的精彩演讲实录,由融资中国整理。



感谢融资中国,各位嘉宾,各位女士、先生们,大家上午好。融资中国迎来了年度盛会,首先向大会表示衷心的祝贺。


金融体系三大短板:融资难、缺服务、少创新


现行的金融体系存在三大缺陷:第一、中小企业存在普遍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第二、缺乏金融服务;第三新常态下、新形势下,推创了很多新经济,包括新科技的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这些都需要金融服务。但是大银行的金融体系很难为我们新金融、新经济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些服务,所以也需要我们金融服务跟上,这些从需求端来讲,供给端是不足的。


主要原因有这几方面,第一、金融主体里存在研究不对称,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第二,融资主体的信用缺失,融资跟投资之间没有对接通道。这些深层次的原因都可以回到金融体系结构性的问题。目前,我们处在大量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阶段。大量新经济需要融资,但供给跟不上潜在的发展,难以满足需求,转化有效的事情,这是现在金融体系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难点和痛点。


金融资源配置出现结构性失衡和错配


我认为,目前缺陷导致的结果是,金融资源配置出现了结构性的失衡,甚至是错配。但大企业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即使他们杠杆很高,但大银行依然追着大企业融资。


对我们来讲,第一、存在大银行体系和地方政府去杠杆的问题。反过来我们中小企业,因为一些新的经济缺乏相应的融资服务,这样错配的结果,导致我们有一些部门存在杠杆高的问题,这几年防风险的重点,就是去这些领域的杠杆;


第二,从宏观上制约了储蓄转化投资效应,中国储蓄是非常高的,这是中国之福,在这个阶段我们就应该高,以支撑未来的发展。很遗憾我们金融体系的缺陷,制约了转化的效率,很多投资部门得不到支持,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金融科技的投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科技有它的投资逻辑,但万变不离其宗,很重要一点是要投那些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服务于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企业。


审视一下我们现在金融体系,它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这个结构性的缺陷源于我们的大银行,源于我们金融为主的金融体系。从我们供给侧改革来讲,它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大银行和金融体系服务的是大机构、大企业,但是广大的中小企业科技转化还是缺乏相应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缺乏相应的金融服务的模式和业态,所以我们金融体系存在巨大的缺陷。金融科技依托科技,改善金融服务、完善金融体系是有可能弥补金融体系短板的。


金融领域的新技术,新模式,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完善金融体系,弥补结构性的缺陷。从供给侧来讲,优化金融服务的供给结构,沿着优化供给结构的主线改善我们的金融服务,这就是金融科技的投资机会所在。


金融科技有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可能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第二,金融科技有可能弥补融资企业信用缺失的问题,依托大数据,可以实现点对点自由的流动;


 第三,金融科技能够催生很多的新业态,新的服务模式,这可以优化我们供给侧结构。


金融科技发展要遵循透明原则


金融科技,既然是投资,我想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需要我们关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风险是系统性风险,我们金融科技的创新,首先的原则是要审慎,着力优化金融服务的供给结构,我们是要创新,但不是要破坏现在已经有的体系。


金融科技的发展一定遵循透明的原则。这个透明有两方面,一个是利于金融的监管,金融搞的越复杂,越麻烦。融资越多、通道越多,越不容易监管,潜在风险越大,不是创新而是非创造性破坏。


另外是一定要具备自己的商业模式。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着眼服务于实体经济,构建我们的商业模式,挖掘商业价值,创造盈利模式,推动金融科技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END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报名参会

推荐阅读


融资中国官方微信

微信号:thecapital

微博账号:融资中国

官方网站:

www.thecapital.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欢迎留言、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